2022年以来,临沧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诚心引才、精心用才,以求贤若渴的诚意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起来,为加快做实做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突出靶向引才,打造人才聚集地
走进临翔区博尚镇小道河林场,松林地上长满了绿油油的三七。“这是朱院士给我们带来的致富花。”正在地里忙活的群众乐滋滋地说。自5年前临沧市引进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及其团队以来,该团队经常深入临翔区指导林下有机三七种植管护等工作。目前在小道河示范种植有机三七1236.8亩,取得较好示范带动效应。
春意盎然,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一片繁忙景象。云南丰和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彭煜强正带领团队查看竹筒饭加工生产情况。彭煜强是该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负责人,也是园区引进的企业管理人才。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运用“园区+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模式,突出党组织在人才引进和发挥作用方面的指导作用。以外出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洽谈企业20余户,签订招商引资协议3户,意向入园企业8户,同步引进企业管理人才8名、技术人才20余名。
临沧市始终坚持刚柔相济的引才模式,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立足全市产业、园区、口岸发展需求,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同步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吸引人才聚集,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支撑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目标。积极推动“科技入滇”进临沧,成功举办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院士行活动,5名院士齐聚临沧共商可持续发展大计,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项。从省农科院引进44名博士研究生,组成9个科技服务队到44个沿边村(社区)全覆盖开展科技服务,助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在加强刚性引才的同时,坚持柔性引才,打造引才据点。用好用活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举办地这一平台,借势做好引才工作,新聘请19位艺术家为临沧市荣誉市民、临沧旅游形象大使、名誉村长。通过举办澳洲(临沧)坚果年会、云南临翔国际柴烧创作营活动,依托“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可持续创新示范基地等,推动各类人才走进临沧、融入临沧,为临沧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在重点企业、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先后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0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24个。
厚植沃土育才,打造人才蓄水池
“为搭建园区人才学习交流平台,我们建设了政商产学研‘五位一体’智慧园区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构建立体式平台,将引进创新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打造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正向参观人员介绍园区在产才融合方面的新突破。
临沧市在坚持用好外来人才的同时,注重对本土人才的培养,结合现有人才现状,从专业培训、挂职锻炼、搭建平台等方面打出育才“组合拳”,通过提高人才素质能力,推动实现人才资源充分转变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资源。
2022年,全市深入实施“六大培训培养工程”,坚持分类、分级、分层次实施人才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514期,培训各类干部5.28万人次。赴上海交通大学组织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及人才工作者培训50人次。加大干部挂职、交流力度,选派33名干部到中央省属企业、省直相关单位和上海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实施农村“归雁工程”和“乡情聚才”行动,回引农村优秀人才7039名。开展职业化脱产化证书式技能培训4.62万人次。
着眼于服务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需求,围绕园区运营管理、国际贸易、国际商法、金融、跨境电商、招商引资等内容,大力培养开放型人才,2022年以来,举办外事政策和外事工作实务、对外经济贸易与交流合作等主题培训班3期150人次。建立临沧市外语人才库659人。
认真落实云南省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选派在科研和生产一线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骨干人才到省级对口帮培单位开展研修学习。持续实施园区人才能力提升行动,选派园区管理和技术骨干人员到国家一流园区、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国家、省级经济部门开展交流培训,强化园区发展人才支撑。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户,聚焦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市级创新人才21名、创新团队6个。
聚焦一线用才,打造人才赛马场
临沧市以一线锻才炼才为突破口,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突出产才融合,结合临沧糖、茶、果、菜、牛、咖啡、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引导各类人才在重点企业、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等一线创新创业、大显身手,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依托杨本鹏专家工作站及团队,运用甘蔗脱毒种苗综合技术体系,实现了“一根甘蔗吃干榨尽”。目前,该县聚集省外知名专家、省级专家28人,企业急需人才12人。
凤庆县打造重点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形成“产业联盟+精制龙头+初制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全闭环利益链条,培育了顺宁坚果、紫江食品、庆丰核桃等一批精深加工企业。
沧源佤族自治县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引进1个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当地实现蜂蜜产值1032万元。
云县肉牛养殖技术人才培育项目列入省级对口单位人才团队下沉帮扶培养试点项目,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华南理工大学云县新时代基层人才培育工作站,打造科学规范的人才培育平台。
临沧边合区积极搭建缅甸大学生创业园和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量身定制的综合服务,目前缅甸大学生创业园已入驻企业90余家,建立园外创业合作基地3个,入驻众创空间工位80余个。2022年以来,围绕海关业务知识、RCEP、直播带货、边合区企业落地流程等内容,培训企业主和企业负责人10场次300余人次。
“我们始终坚持主动为人才干事创业牵线搭桥,让各类优秀人才在乡村振兴、重点工程项目、产业发展、抓‘三农’促‘三化’、‘三个示范区’建设等工作中有位可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临沧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线磨炼,全市突破关键技术8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16项,开发出新产品41个,建立生产线18条,制定技术规程和标准21项,建立追溯体系7套,科研成果不断取得新突破。
用心用情爱才,打造优质人才生态圈
聚焦环境优化,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行业和社会认可的人才评价标准;开展评比表彰工作,制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方案;推行“1133”服务承诺机制……凤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优化人才环境、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营造爱才敬才氛围上已初步形成操作体系,这是临沧市大力推行爱才惜才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破解人才留不住的困局,临沧市坚持当好服务人才的“后勤部长”,用心用情服务人才,做到政策落实用心、人才服务暖心、创业支持贴心,让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成就事业。秉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落实好高层次人才“兴滇惠才卡”各项保障服务政策,打好人才政策、待遇、考核、激励等“组合拳”,让人才红利加速释放。
坚持服务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设身处地为人才着想,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认真落实党委联系专家服务制度,2022年开展慰问省委联系专家及家属12人次,服务省委联系专家赴昆体检10人次,市县领导走访慰问各级干部人才478人次。完善“兴滇惠才卡”对象信息采集30人,拨付各类人才经费176.4万元。帮助教育、医疗卫生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17个。(云南日报:李春林 编辑:廖云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