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澜沧江流经与罗扎河交汇的西岸,距云县忙怀乡政府两公里的半坡,是邦六村旧地基自然村,曾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该遗址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20米,面积约1.56万平方米。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以忙怀为中心,“忙怀文化”是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江”流域的典型代表,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在中国版图上构成了中国三大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忙怀乡邦六村旧地基新石器遗址) 翻开尘封的历史,1974年6月,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探测发掘旧地基探方情况表明,当地曾经长期存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劳动生活的遗址,时间大约在4000年前,挖掘出土的大量打制双肩石斧、石坠、陶片。
(忙怀型新石器) “忙怀文化”涵盖澜沧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例如,在大朝山西镇拿鱼河与澜沧江之间的缓坡地带,与忙怀地理环境相似的半坡,根据省地质队提供线索,1982年文物普查时确定,整个马鹿塘都是新石器遗址范围。还有,漫湾镇昔平就在百里长湖南岸,所处位置叫做“百户寨新石器遗址”。这个遗址是1984年6月临沧地区文物管理所受省文物工作队委托,到漫湾电站淹没区作重点调查时发现的。顺江而下,再往南延伸50公里就是栗树乡的曼干村。1998年8月省考古队又在濒临澜沧江的小曼干村发现一处新石器遗址,这又是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一大发现。2008年1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在邦东乡的昔归新石器遗址考古发掘出的打制双肩石斧、网坠以及少量的陶片,同样是“忙怀文化”的物证。这种文化类型在澜沧江中游的临沧地区有大量分布,被考古学家确定为一个新的文化类型,并将它命名为“忙怀型新石器文化”。
(马鹿塘新石器遗址) 这种文化类型在澜沧江中游的临沧地区有大量分布,在上游的保山、怒江及下游的西双版纳等地均有较多发现,主要以砾石石片打制而成的有肩石斧(或称为双肩石斧、双肩石铲、石钺、带榫石器等)为特征。 (忙怀大转弯码头奇观“一江两色”) 根据所发掘的文化遗存,专家判定忙怀旧地基和栗树曼干、漫湾百户寨、大朝山马鹿塘等地古人类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忙怀新石器遗址,以其独特的打制石器,特别是双肩石器,该文化遗址的文化分布,表明了澜沧江是沟通滇西与祖国西北的一条文化走廊,这条文化走廊向南、向北两头延伸,它涵盖着澜沧江流域分布广泛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证明澜沧江是人类重要发祥地之一,“忙怀文化”被世人誉为沧江文明的“灯塔”。(作者 沈仕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