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是一座因江而名的城市,澜沧江、怒江流经辖区东西两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临沧市与缅甸毗邻而居,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就把临沧孟定作为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 北回归线横穿辖区南部,森林覆盖率达70.20%,山脉、水系、森林,综合塑造出一个温湿度适宜、体感清爽的场景,临沧是拥有宝藏森林资源的避暑胜地,被命名为“中国恒春之都”“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山高水长茶飘香
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赋予了临沧独特的禀赋。这里是世界茶树重要的地理和栽培起源中心、普洱茶原产地、滇红茶诞生地、大叶种蒸青绿茶发源地、中国首屈一指的产茶市、滇红茶生产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 世界上树围、树龄都堪称一绝的栽培型古茶树——凤庆县锦秀茶尊,是古代茶农濮人种植遗存,树龄达数千年。云县白莺山古茶园被称为“古茶园博物馆”,有从野生、半野生到栽培驯化过程各种类型的百年以上古茶树200多万株,本山、黑条子、二嘎子等多种当地品种,是茶树种质资源天然基因库。双江县冰岛古茶园则是世界大叶种茶发祥地、勐库大叶种茶诞生地,诞生了国家级良种勐库大叶茶、凤庆长叶茶,省级良种邦东黑大叶茶、忙肺大叶茶。我国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吴觉农先生考察临沧后,曾提出在临沧建立世界一流大茶园的构想。
20世纪40年代,冯绍裘先生在凤庆研制成功云南大叶种红茶,后改名“滇红”。它以形美、色艳、香高、味浓的特点横空出世,并迅速成为茶叶品类中创汇金额的佼佼者,以换购战争时中国所需的军备,时人称为“英雄茶”。20世纪50年代,凤庆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1吨中国滇红茶,换国外10吨钢!”1953年,凤庆茶厂向苏联出口红茶9000担(折合450吨),换回新中国紧缺的厚钢板4500吨,比例是1斤茶叶换回10斤厚钢板。1958年,凤庆茶厂研制的全毫滇红功夫“金芽茶”在伦敦市场以每磅(0.45千克)500便士成交,创下了当时世界茶叶最高拍卖价。之后,“滇红”茶成为国家外事礼茶。20世纪下半叶,茶叶专家参考了湖北恩施玉露与日本蒸青玉露之法,结合云南大叶种原料特性,在临沧研发出了云南蒸青绿茶的加工工艺,大叶种蒸青绿茶由此诞生,被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誉为“原壁归华,更新换代,形质并茂,还我国饮”。 2019年,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作为唯一普洱茶生态代表,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有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园近200万亩,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海拔较高、面积较广、密度较大、抗逆性较强的野生古茶树群,具有独一无二的稀缺性。2023年,临沧茶叶种植面积209.2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7.2万吨(其中精制茶产量12.04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356.4亿元。 今天,走进临沧的山间,繁茂的茶树随处可见,描画出令人惊叹的景观。无论过往还是当下,临沧这片热土永远被偏爱着,滋养了一个个物种在此蓬勃生长,也勉励这里的人们用勤劳、智慧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用热爱和执着守护这片绿色的家园。 激活多元一体的印记
清新别致的村落散布山间,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辉映其中,蜿蜒的澜沧江静水流深,激情似火的民族为这里平添流连忘返的情怀,也增添了几多诗情画意…… 2018年发布的《耿马泼水舞曲Ⅰ》《耿马泼水舞曲Ⅱ利叠叠》《耿马泼水舞曲Ⅲ栽音音》《UP耿马》《哦迪咔》火遍全国,热闹欢快的基调中,充分展示了家乡美、服饰美和人文美。在佤山,每年的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上,当一层层“娘不洛”摸上脸时,当真诚的友谊相互送达时,当浓浓的情意交相辉映时,当幸福和吉祥久远相伴时,人们肆意欢笑,纵情狂欢。
透过热闹,我们会发现临沧文化的多姿多彩。临沧辖区内繁衍生息着佤族、彝族、拉祜族、傣族、布朗族等23个民族,汇集和保留了滇濮文化、百越文化、氐羌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多种基因,是一座民族文化的“天然博物馆”。也由此成就了临沧多彩的节庆活动,在狂欢节里摸黑、在泼水节里奔放、在“桑沼哩”里浪漫、在“阿数瑟”里沉醉。 开放、包容,是临沧最具象的表达。临沧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举办地,“亚洲风 中国梦 临沧情”,岁月长河、光影如初,交流互鉴、相知相亲,作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微电影盛典,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不断打造精品,许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微电影作品脱颖而出,大批微电影作品走出国门,讲述着精彩的中国故事,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临沧有春的眷顾、茶的滋养,还有文化的浸润,这里是户外运动、休闲康养的理想之地,打造集文化创意、体育竞训、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创训养”基地正当其时。近年来,临沧积极探索“旅游康养+户外运动+赛事体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名茶山,以“集结赛”的形式打造“古茶佤乡”体育品牌;依托山地、河流,打造皮划艇、漂流、越野跑等赛事项目;依托茶马古道、美丽乡村,推出了茶旅康养、乡村旅游等精品线路。 石榴花开绽芳华
1960年,当时在中国作家协会云南分会、云南人民出版社工作的冯寿轩,到沧源县班洪、岩帅、勐董等地采风时,搜集到了傣族叙事长诗《一百零一朵花》。这首叙事长诗在《边疆文艺》连载后,一度引起人们的惊叹。谁也没有想到,这么优美且完整的叙事长诗居然是从阿佤山腹地搜集到的。这首叙事长诗也从侧面体现了在临沧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宛如繁星点点,紧紧镶嵌在历史的苍穹之下,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团结画卷。从过去的“傣族让坝、佤族下山”,到《佤山团结之歌》里“一棵竹子不成蓬、两三根竹子才成蓬,一户人家不成寨、两三户人家才成寨”的歌词,都是临沧各族人民一家亲的生动写照。 2023年,临沧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临沧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街道)、进学校、进军(警)营、进景区、进医院、进服务窗口、进宗教活动场所”为标准,积极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
临沧还积极实施“石榴红”工程,把3个自治县和镇康县列为“民族团结进步边境示范带”,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临沧市认真当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践行者和责任人,一曲曲“石榴花开艳边疆、颗颗红籽心向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之歌在沧江大地持续唱响。(记者:李延源 编辑:邓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