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一花一世界。傣族构皮手工白棉纸历来是抄写经史典籍、书法绘画、裱褙装潢以及包裹钱币或其他贵重物品的传统用纸。虽历经数千年,但傣族手工造纸这门古老的手艺仍然以其独具魅力的匠造,装点着人们的生活。 构皮手工造纸技艺,因取材构树而得名,有几百年历史,主要由当地傣族妇女所掌握、运用。其造纸方法属浇纸法造纸,这是从印巴次大陆传入的一种特殊造纸法,它广泛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以及中国西藏,但与中国古代传统抄纸造纸法完全不同,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系统,所以这种纸又称为“缅纸”。 据记载,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在《通鉴注》中,曾引《五代会要》云:“大长和国宰相布燮等,上大唐皇帝舅奏书一封,差人转送黎州,其纸厚硬如皮,笔力遒健,镇康(即今永康)摆夷所制之牛皮纸,或尚为南诏时代遗制。”民国《新编云南通志工业考》也有关于永德县永康傣族“能用构皮造一种大白纸,较外国牛皮纸尤韧,力撕不破”的记载。民国县志初稿记载棉纸的年产量为30余驮,既三千余市斤,并叹息没有“能改良扩充,推销之远”。 金小页是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构皮手工造纸传承人,从十八多岁开始跟随婆婆学习手工造纸,从事这个行当已有四十多年。长期以来造纸技艺全靠师徒传承,世代相传,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及感觉去掌握,难于言表和形成文字。 “先将筛选好的构树皮放到清水中浸泡,然后在石灰水中泡,再捞出放到大锅里蒸,待树皮纤维彻底软化了,再拿到水里将石灰和其他杂质洗干净后放到石碾上碾成穰,用大木杵把穰压成松散状后放到石缸里用石锤捣,使植物纤维变得更软更细,最后放到石槽里淘浆变成均匀的纸浆。纸浆生成后就开始抄纸。最后把湿纸一张一张揭起贴到墙壁上晒,完全晒干后,把纸裁剪为成品,就可以打捆出售了。”金小页详细地讲述了造纸的过程。她说,完整的生产过程要历时近二个月,蒸煮、打碓、碾穰、淘穰、抄捞、扫纸都是非常关键的流程,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全凭经验掌握。 将纸帘放入纸槽,荡料入帘;搅拌轻拍,花朵和树叶拆散重组;提起帘子、滤去水,翻扣在晾晒板上,经过阳光的炙烤,那些植物便在傣族手工造纸中以另一种鲜活的形式延续下去。 一缕缕构皮纤维,在金小页双手的不断拍打中,快速铺展开来。金小页说:“要进行均匀地拍打、搅拌,确保每一个地方的构皮纸浆都一样,才能让做出来的纸张平滑。”耐心决定着一张纸的成败,必须循序渐进,不得急于求成。
传统的构皮造纸纸幅为64生的×68生的,约为75×65厘米,厚约0、3毫米。纸质光滑,棉白如布,耐折耐磨,不易撕破,吸水吸墨性极好,粗糙的质感倒显出一种古典的美韵。一直是抄写经书、包装茶叶、做成各种装饰品和扎钞条等的良选。 金小页有一个心愿,就是在她的带动下造纸工艺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扶持,和构树一样迸发勃勃的生机。手工构皮造纸需求量越来越大,订单越来越多,曾经那些放弃手工造纸的村民在她的带动下又开始重操旧业。目前,永康镇忙石寨自然村83户人家中,有二十多户在从事造纸活动,全村年产几万张的傣纸畅销全省各地。 ( 魏丛岭 李超 何丹)
|